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

物理名家:Richard.P.Feynman

費曼1918年出生,1939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,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念研究生,成為John Wheeler的學生。1942年6月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。1943年進入羅沙拉摩斯國家實驗室,參加了曼哈頓計劃(發明原子彈的計畫)。同年費曼開始在康乃爾大學任教。1951年轉入加州理工學院。在加州理工學院期間,加州理工學院因其幽默生動、不拘一格的講課風格深受學生歡迎。1965年費曼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貢獻(費曼圖及相關研究)與施溫格、朝永振一郎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。之後他跟Murray Gell-Mann研究弱交互作用,1963年出版《費曼物理學講義》(知名的大眾化物理讀物,我家也有一套),1972年獲得厄司特杏壇獎章(Oersted Medal for Teaching)。1988年2月15日,費曼與腹膜癌搏鬥十年後於加州洛杉磯與世長辭(享年69歲)。費曼先生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,更是二十世紀最傑出、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。

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就讀並在那裡他獲得學士學位,在他大學二年級時,費曼得到每一個物理課程補助,包括畢業課程—理論物理。

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和物理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獲得滿分,這是前所未有的,但是歷史和英語部分卻相當差。在1942年他從普林斯頓獲得了博士學位,他的論文導師是John Wheeler。費曼的論文採用的原則是量子力學的穩定作用的問題,靈感是由對於電動力學的輪車Feynman吸收體理論的量子化的渴望,奠定基礎的「路徑積分」的方法和費曼圖,並命名為「量子力學最小作用原則」。
成就舉隅─費曼圖:
處理量子場論時的一種形象化的方法,描述粒子之間的交互作用、直觀地表示粒子散射、反應和轉化等過程。使用費曼圖可以方便地計算出一個反應過程的躍遷機率。

在費曼圖中,粒子用線表示,費米子一般用實線,光子用波浪線,玻色子用虛線,膠子用圈線。一線與另一線的連接點稱為頂點。費曼圖的橫軸一般為時間軸,向右為正,向左代表初態,向右代表末態。與時間方向相同的箭頭代表正費米子,與時間方向相反的箭頭表示反費米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